电解原理的定义及应用
1、电解的定义:使电流通过熔融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而在阴、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。
2、电解原理: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时,离子定向移动,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,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反应产物中。
3、电解池
(1)定义: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。其中,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是电解池的阴极,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电解池的阳极。
(2)电解池的构成条件(三电一回路)
①直流电源;
②两个固定电极;
③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的电解质;
④形成闭合回路。
(3)电极反应
①阴极:与电源负极相连,聚集大量的负电荷,阳离子得到电子,被还原,发生还原反应。
②阳极:与电源正极相连,聚集大量的正电荷,阴离子或金属原子失去电子,被氧化,发生氧化反应。
(4)电解池中电子、电流方向的分析
①电流方向:电源正极→金属导线→阳极,阴极→金属导线→电源负极。
②电子、离子移动方向:在电解质溶液中,阳离子向阴极移动,阴离子向阳极移动;在外电路中,电子由阳极→正极,负极→阴极。
4、电解原理的应用
(1)氯碱工业
习惯上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工业生产叫做氯碱工业。
原理分析:工业生产中采用立式隔膜电解槽将阴极室与阳极室分开,将经过净化精制的食盐水加入阳极室,在阳极上氯离子($ce{Cl-}$)失去电子生成氯气;在阴极上水分子转化为氢气和氢氧根离子($ce{OH-}$)。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钠离子($ce{Na+}$)通过,钠离子进入阴极室与氢氧根离子形成烧碱溶液。这样既能防止阴极产生的$ce{H2}$和阳极产生的$ce{Cl2}$相混合而引起爆炸,又能避免$ce{Cl2}$和$ce{NaOH}$作用生成$ce{NaClO}$而影响烧碱产量。
(2)电镀
①含义:应用电解的原理,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方法。
②目的:增强金属的抗腐蚀能力,增加美观度和表面硬度。
③电镀池的构成
阴极:待镀金属。
阳极:镀层金属。
电镀液: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电解质溶液。
上一条: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用途
下一条:我国国体和政体是什么
豫公网安备 41052202001316号
电话:13648088278 邮箱:2486754040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