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子反应方程式是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,核心结论是:只保留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,删除不参与反应的 “旁观者离子”,需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。
1. 书写核心原则
拆分规则:强酸、强碱、可溶性盐拆成离子形式;弱酸、弱碱、难溶物、单质、氧化物、气体、水等保留化学式。
守恒要求:左右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(质量守恒),正负电荷总数相等(电荷守恒);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还需满足电子守恒。
符号规范:生成沉淀标 “↓”、生成气体标 “↑”,可逆反应用 “⇌”,强反应(如中和、沉淀反应)用 “=”。
2. 关键书写步骤
写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(基础前提)。
按拆分规则将物质拆分为离子或保留化学式。
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与反应的相同离子(旁观者离子)。
调整化学计量数,使方程式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。
检查沉淀、气体符号及反应条件是否标注正确。
3. 常见易错点
难溶物误拆:如 AgCl、BaSO₄、CaCO₃等虽为盐,但难溶于水,需保留化学式。
弱电解质拆分:如 CH₃COOH(弱酸)、NH₃・H₂O(弱碱)、H₂O,不能拆成离子。
电荷不守恒:如 Fe + Cu²⁺ = Fe³⁺ + Cu(错误),正确应为 Fe + Cu²⁺ = Fe²⁺ + Cu(电荷守恒)。
漏标状态符号:如 CO₃²⁻ + 2H⁺ = CO₂ + H₂O(错误),需标 “↑”,即 CO₃²⁻ + 2H⁺ = CO₂↑ + H₂O。